当前位置: 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修编》解读

来源: bet365国际娱乐城 发布时间:2017-10-28 字体:[ ]

  20178月15日,市政府批复同意《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修编》(通政复〔201741)。重点作如下解读。

  一、修编背景及必要性

  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2009 年bet365国际娱乐城启动编制《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依据当时正在编制的《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定位、基础设施布局对城市水系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于 2010 年完成并经市政府批复。随着近年来南通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城郊地块被纳入市区范围,相应的城市规划也在不断修编完善;与此同时,城市建设过程中与水争地、破坏水系现象时有发生;水环境退化,城市居住、投资环境受到制约;水生态、水文化形式单一,居民精神文明诉求得不到满足。上一轮水系规划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充分挖掘南通独有海、江、河、山等城市水系的自然要素,建设魅力山水花园城市,拟进行城市水系规划修编。

  (1)修编水系规划,是提高治理标准、确保人居安全的要求。为了支撑城市发展和建设,提供防洪安全、排涝畅通的必要保障,结合城市既有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市区水系规划进行修编十分必要。上一轮水系规划着眼于“水系畅通、河道疏浚、水环境改善”。2009年至 2014 年,南通市区共整治(包括正在实施)河道 186 条(段),实施河道护岸、护坡 183.7km,疏浚土方 773.47 m 3 ,新建或改造建筑物 48座,累计完成投资 17 亿元,上一轮水系规划的近期目标已经完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总量的不断增加,上位规划对南通市城市防洪除涝提出了新的标准;流域洪水与区域洪水分治、高低水系分治与调水引流结合等都要求对城市河道的功能和规模进行重新核算。住建部对城市防涝要求的进一步明确,为了建立高效完善的城市防涝体系,必须将水系布局与排水管网布局统筹考虑,进一步验算管网布设与河道水位设定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此外,城市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道路、小区的建设占用、堵塞河道现象仍常发生,形成了新的断头河和瓶颈段;新的住宅组团、城市组团建设调整了原有水系布局,与规划产生了一定的偏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水系布局进行一定的调整。

  (2)修编水系规划,是以水活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控制性因素。根据全面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对市区水系规划进行修编十分必要。南通市作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计划到 2017 年形成系统有效的水环境治理模式,水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修复,全面呈现“江海明珠、水美生辉”的发展愿景。但现实不容乐观:城市河道整治在城市建设中未得到充分重视,河道被过分人工限制,河道空间不断缩小;城市建设向河道要地现象屡有发生,现状主城区水面率低于适宜水面率的要求;为了既能减少占地,河道多数采用了浆砌块石、混凝土等直立式挡墙护岸,水体自净能力下降。为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城市水系规划、治理、保护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必须实施城市河道生态综合治理,搞活城市水系,促进人、水、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3)修编水系规划,是提升城市品位、传承江海文化的要求。上一轮城市水系规划更加侧重于城市水利工程设施建设,受既有的道路、建筑、小区的限制,主要依据历史形成的河道布局进行贯通和微调。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新的城市的组团正在逐渐形成,正可以抓住路网、地块重新调整的机会,修编城市水系规划,扩大城市水面率,充分发掘南通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将水系建设与景观建设、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凸显江海之滨、魅力水乡的南通特色,打造城市新名片、建设城市风景线,提升城市品位。

  二、编制过程

  201412月,bet365国际娱乐城开始部署城市水系规划修编工作。20153月,《南通市市区水系规划修编概要(送审稿)》经过南通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会议认为修编水系规划十分重要,应在统筹考虑总体水系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明确分区独立水系,通过功能分区引导城市功能布局。结合“三城同创”建设有关要求,20165月底,完成《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送审稿)》。2016 9月,韩立明市长及相关部门共同听取了《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送审稿)》相关成果的汇报。20171月,《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送审稿)》经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20178月,市政府批复通过《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修编》。

  三、规划的修编原则

  (1)以人为本,人水和谐。

  (2)尊重自然,保护优先。尊重城市水系自然条件,坚持水系可持续开发利用;

  (3)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城市水系与流域和区域水系协调,统筹兼顾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需求,与城市防洪除涝、给水排水、水环境保护、航运水道、道路交通、旅游景观以及其他专业规划相协调。

  四、新一轮规划的远期目标

  进一步巩固流域及区域防洪成果;市区水系调整完成率达到100%;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消除河道卡口、黑臭现象;市区河道生态综合整治率达到100%;水面率在1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打造“水体清澈、水色清纯、气味清新、生物多样、生态优美”的城市宜居水环境;推进水景观、水文化建设,使水景观成为南通市的新名片,彰显南通特有的水文化底蕴。

  五、新一轮规划的创新点

  和上一轮规划相比,此次规划修编在理念、思路等方面都有提升,有新的东西融入进来。海绵城市理念尤为突出。

  (1)规划过程汇总融入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生态河道整治,城市水面面积的恢复和提升,利用城市水系构筑城市的大海绵。

  (2)通过相应的工程措施,在逐步提高城市防洪除涝标准的同时,构筑城市亲水、滨水、临水的立体涉水景观,改善城市整体的水生态环境。

  (3)规划采用了城市雨洪模型进行模拟。为了准确地对城市除涝能力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工程布局调整对城市防洪排涝的影响,采用了城市雨洪模型,为规划修编提供了技术支撑。

  (4)规划过程中与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路网等多次对接,通过与各片区控详规的逐片核对,明确城市河道的宽度指标,使规划真正落到实处。

  (5)海绵城市在本次规划中主要体现在城市生态河道综合治理和水面率的提升。①通过对现有城市河道硬质护岸形式的改造,建设生态型护坡,一方面在降低地表径流的同时对其进行过滤和净化;②生态护岸保证水体与土壤的连通性,保证微生物、水生动植物的栖息、生长繁殖环境,构造健康的生态河流。③通过疏浚拓宽河道、恢复被侵占和填埋的沟渠水塘、新建或扩建城市人工水面、鼓励住宅区、公园建设景观水面等方式回复和提高城市水面率,增加城市水体调蓄容量额水环境容量,调节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持续健康地发展。

  六、排涝片区的规划调整情况

  通过现场实地调查,结合城市地形、防洪分区、河网布局、雨水管网排涝格局等,对规划区进行治涝分区划分。排涝分片由原来的10个调整为11个。主要是崇川区由原来的主城区西片、海港引河片、狼山片3个片区调整为崇川西片、海港引河片、观音山新城片及五山片。

  调整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主城区西片区域运料河与通吕运河相通,且两侧地势较高,同时结合西山河、城山河两轴建设、新城区开发建设使该区域河道水位抬高等因素,规划将该片区东线移至外环西路-跃龙路-西山河西岸控制,西山河东侧、南川河南侧区域纳入海港引河片。

  (2)原有海港引河片本身排涝压力就大,地形上观音山新城区域最高,通过海港引河排江一方面加大了海港引河的排涝负担,另一方面排水线路过长。现状观音山新城区域沿海港引河东岸建设有青龙横河闸、新胜河涵闸、通甲河闸、星明界河闸等控制建筑物,已经形成事实封闭,因此规划考虑将该区域由海港引河片独立出来形成新的观音山新城片。同时,受南部狼山片五山区域独立水系建设的影响,使狼山片北部区域涝水无排出通道,由于该区地势相对较高,拟将原狼山片北部区域纳入到海港引河片。

  (3)为了适应五山地区整体旅游开发建设要求,规划对五山地区北至长江中路-啬园路一线、东至裤子港、东南至长江的区域建设独立水系。使原有狼山片以长江中路-啬园路划分为南北两块区域,南部形成新的五山片区,北部纳入海港引河片综合考虑。

  七、明确了改善河湖水质的水系整治举措

  (1)首先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2)新建一部分调水引流工程,通过合理调度,实施引清活水,结合南通市各片区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总体以“北引南排”为主,辅以“南引南排”,加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

  (3)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工程。通过改变河道平面形态,优化河道断面,对污染严重的河道实施生态修复,恢复河道原有功能,提升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等环保指标,彻底改善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

  (4)实施河湖水体净化工程,利用生物、植物及设置增氧设施等净化水质,提高水环境容量。

  (5)实施河道水环境整治工程,围绕“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目标要求,深入推进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实施水系贯通、骨干河道疏浚整治及河道滨河景观设计。

   

    原文件:市政府关于《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修编》的批复